勇担文化使命 激扬奋进力量
添加时间:2025-03-14 13:22:47
来源:
《阿奶的茶》获社科普及大赛全国一等奖,昌宁镜头两次亮相央视新闻联播,15名漭水“是光”小诗人参加全国全民阅读大会,两名昌宁人分获云南好人、“新时代云南好少年”……2024年,昌宁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纷呈,理论武装入脑入心、主流舆论强劲有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这一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好形象,为昌宁发展凝聚合力、提供动力、注入活力。
高擎思想旗帜筑牢信仰之基
科学的理论,闪耀真理的光芒;伟大的思想,激发前行的力量。2024年,昌宁县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放眼昌宁大地,处处涌动着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滚滚热潮。
——“关键少数”抓得实出质效。完善“县委示范带动、县委宣传部促动、各党组织常态推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开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4次,带动各党组织开展学习937次,组织列席旁听、交叉旁听67次。举办“昌宁讲堂”“昌宣微课堂”等理论课堂14期。
——理论宣讲接地气有生气。围绕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走基层”宣讲活动1863场,制播“理润茶乡”“妤情妤理”等宣讲作品61期,应急广播开设“老段讲家风”“诗润茶乡”播放宣讲音频1.5万条次,覆盖100余万人次。山歌剧《牵挂》获云南省“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宣讲大赛二等奖。
——理论阐释有深度有成果。围绕党的创新理论阐释,组织“云岭大讲堂”昌宁讲座5场,申报省级社科课题3个,立项市级社科课题13个,4件社科成果入围保山市社会科学奖,《阿奶的茶》获评社科普及视频大赛全国、全省一等奖并入选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课程。
壮大主流声音昂扬发展信心
坚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持续巩固主流思想舆论、主流价值,用一篇篇有温度、有力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昌宁篇章,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全媒体的宣传态势,大力营造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
——聚焦正向抓引导,正面宣传澎湃有力。着力构建“传统媒体主动、新媒体联动、自媒体互动”的主流舆论传播新格局,聚焦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邀请《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莅昌采访32次,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刊播昌宁稿件4923条次,昌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分别出镜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学习强国”推送昌宁稿件1599条次,其中国家总平台推送26条,开设《天堂山的中草药世界》《探秘哀牢文化》等专栏;拍摄了《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宣传片。
——聚焦外宣展形象,对外传播质效提升。策划“寻茶昌宁”“这里是昌宁”等采风活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播昌宁新闻2条。依托“智慧侨”等外宣品牌推出信息1043次,“昌宁一冉”等自主海外媒体账号发布稿件7200余条次。发挥“两新”党组引领作用,召开本土网络人士座谈会,引导网络人士为昌宁发展代言。
擦亮文化名片彰显创新作为
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支撑。过去一年,昌宁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使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力提升文化供给能力、繁荣文艺创作、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统筹谋划,文化传承有深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出台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文化强县“七大工程”。申报并获批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万元。昌宁红茶、大甸山和苗族服饰3个国字号品牌得到传承、转化和保护。
——做优活动,文化服务有温度。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文艺活动,开展活动1800余场次,在全市群众文艺大赛上获歌咏类、舞蹈类“双冠军”。举办昌宁县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评选“阅读之星”30名、“书香家庭”211个。5件作品荣获保山市文学艺术奖,完成昌宁题材电影《石榴花又红》拍摄。举办“千年茶乡·田园昌宁”演唱会、全国“四季村晚”卡斯兰山文艺晚会。
——强化措施,文化监管有力度。强化文化行业守法经营,与临沧横向联合、县内三级纵向联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96次,完成作品登记1046件,完成25户出版物零售企业年度核验。
深耕精神沃土浇灌文明之花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一个民族的繁荣,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城市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滋养。2024年,昌宁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持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文明培育汇聚时代暖流。印发《昌宁县礼遇帮扶道德模范管理办法》,培育2024年“新时代昌宁好少年”20人,组织“最美昌宁人”宣传发布活动,评选“五个一批”先进典型各2个。人大代表李志娟获评“云南好人”,特殊学校夏梓雯获评“新时代云南好少年”。构建“1234”思政工作模式,打造“五环思政”精品课堂,4节思政案例获全省典型案例,15名漭水“是光”小诗人参加全国全民阅读大会。打造“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品牌,529名高校学生假期返乡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老人2500余人。
——文明实践凝聚向上力量。建立县级志愿服务项目库,入库项目76个,巩固提升“同行者”“晓窗分灯”等志愿服务品牌。县老年大学表演成为城区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剧目。“少年强国”关爱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六届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佳优秀项目。爱“星”奶奶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4年“全国老龄社会建设创新案例”。结合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雷锋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群众性主题活动2630场次。
——文明创建扬起时代风帆。将文明城市纳入“五城共建”统筹推进,广泛开展“最美家风家训”推介,评选“最美家风家训”35条,实现文明单位干部家风家训树立达100%、文明村辖区群众树立家风家训不低于80%。强化文明单位的帮带作用,联动清廉小院、党建小院融合发展。大田坝镇新寨村、耈街乡挖沙村完成全国文明村申报工作,湾甸乡上甸幸福里社区成为全省先进典型,温泉镇里睦村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新亮点。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新的一年,昌宁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昌宁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